七律·赋闲杂咏三十首
一
一亭盡攬山中趣,幽室能觀世外天。天下幾人學杜甫,詩中自合愛陶潛。
無求不著看人面,有酒可以留客談。書有未曾經我讀,事無不可對人言。
二
心腸鐵石梅知己,肌骨冰霜竹可人。人到萬難須放膽,事當兩可要平心。
幾枝疏影千秋色,一縷東風萬戶春。八體六書生奧妙,五山十水見精神。
三
今日方知心是佛,前身安見我非僧。中天明月懸肝膽,大海澄波漾性情。
書到右軍難品次,文如封府得縱橫。世間清品至蘭極,賢者虛懷蘭竹同。
四
長留天地無窮趣,最愛書田不老春。萬卷書讀如好友,一樽談笑伴高人。
氣雄河漢開天鏡,聲振關山度月魂。付出九牛二虎力,不作七拼八湊文。
五
清風明月本無價,近水遙山皆有情。肝膽照人如雪色,書篇擲地作金聲。
才高自覺風雲闊,情重反疑華嶽輕。眼界高時無物礙,心源開處有波清。
六
三面綠雲新世界,半間書室小滄桑。萬代文章尊李杜,千秋翰墨秉蘇黃。
一枝禿筆心常泰,半卷奇書夢更香。雲影波光天上下,松濤竹韻水中央。
七
山溪—曲泉千曲,竹徑三分屋二分。日月兩輪天地眼,詩書萬卷聖賢心。
三春景象輝天地,一室圖書鑒古今。日潤梅花增秀色,風彈柳葉奏琴音。
八
閉戶不知忙世界,開門恰對好湖山。竹宜著雨松宜雪,花可參禪酒可仙。
雲淡雨香詩世界,水流花放道根源。繁霜盡是心頭血,灑向千峰秋葉丹。
九
人同野鶴與塵遠,詩似冰壺見底清。使我開懷惟夜月,令人滌省是晨鐘。
閒邀野老論農事,興與詩仙唱國風。文似流泉水出峽,心如皓月正當空。
十
詩堪入畫方稱妙,官到能貧廉共荣。千古文章書卷裏,百花消息雨聲中。
壽同松柏千年碧,品似芝蘭一味淸。無事在心惟極樂,有功於世不虛生。
十一
千年事業方寸內,萬里乾坤帷幄中。言以思真歸渾樸,氣因修養得和平。
淡如秋水其中味,和似春風靜後赢。鸚鵡前頭要少語,小人身後必慎行。
十二
想得讀書頭已白,隔溪猿哭瘴溪藤。清華詞作雲霞彩,典重文成金石聲。
門掩梨花深見月,寺藏松葉遠聞鐘。名高北斗星辰上,詩在千山煙雨中。
十三
山外淡煙無墨畫,林間疏雨有聲詩。窗含遠樹通書幌,風飐殘花落硯池。
生活恰如魚飲水,進修渾似燕銜泥。死生一度人皆有,意氣相傾山可移。
十四
瘋人所詠托於古,靜者之懷和若春。風節為貞金樂石,心神如玉月春雲。
月寮煙雨標清興,文府書城縱古今。立定腳根撐起脊,展開眼界放平心。
十五
立品直須同白玉,讀書何止到青雲。天然深秀簷前樹,自在流行檻外春。
半世在身蝴蝶夢,千秋萇血杜鵑吟。天生萬寶無窮極,鼎铸千言紀子孫。
十六
書求往跡得其化,文有真宗鑒乃神。漢璧秦璆千歲品,風光佳月四時春。
躊情遠志觀天地,精藝博文凱古今。一即是多多即一,文隨於義義隨文。
十七
九萬里風斯在下,八千年木自為春。傳家有道惟存厚,處事無奇但率真。
八體六書生奧妙,五山十水見精神。幾枝疏影千秋色,一縷東風萬戶馨。
十八
閑栽花木知寒暑,靜讀詩書鑒古今。未出土時便有節,及淩雲處更虛心。
心腸鐵石梅知己,肌骨冰霜竹可人。玉海金濤千里秀,紅樓綠樹萬家春。
十九
燈火夜深書有味,墨花晨湛字生光。開圖草裏驚蛇亂,筆下階前掃葉忙。
與世不言人所短,臨文期集古之長。雅懷深得花中趣,妙慮時聞筆裏香。
二十
雅詩不敢私囊篋,明月在庭儻肯留。桂子飄香花弄影,蓮池浸玉月涵秋。
虛懷視水人鹹悟,和氣為春天與遊。萬岫煙雲迷嶺外,千重紫氣鎖山頭。
二一
安知峰壑今來變,不露文章眾賞光。畏友恨難終日對,異書喜有故人藏。
名高北斗星辰上,詩在千山煙雨旁。但教有花春滿眼,何曾不醉月當央。
二二
荷氣竹風宜永日,花光樓影倒晴天。菰蒲放鴨空灘雨,楊柳騎牛隔浦煙。
遇事虛懷觀一是,與人和氣察群言。眼前滄海難為水,身到蓬萊即是仙。
二三
亭外欄干領翆竹,林間曲水會諸山。高台盡攬山中趣,幽室能觀世外天。
人有不為斯有品,己無所得可無言。一簾花影雲拖地,半戶書聲月在懸。
二四
架上有書隨我诵,壺中無酒任它空。岩前煉石雲為質,檻外流泉月有聲。
沽酒近交鄉父老,解衣平揖漢公卿。才高自覺風雲闊,情重反疑華嶽輕。
二五
坐隨蘭若幽懷情,遊及深林躁氣清。不盡松濤堆碧浪,無涯柳眼訴衷情。
作書久意張安世,時論虛歸祖孝征。水不求深魚自樂,人之好惡鹿当鳴。
二六
窗含西岭千秋石,風飐殘花落硯池。萬里山川皆入畫,一庭花木又催詩。
清時盛治人同仰,名世高文眾所師。蚤滌瓦壺沽卯酒,晚磨眉墨寫辛詞。
二七
韋孟五言当清詠,晉唐八法為工書。傾壺待客花開後,出竹吟詩月上初。
養病只求心氣爽,常刊都為性情謀。登山臨水心神曠,谈笑琴書意自如。
二八
書似青山常亂迭,燈如紅豆最相思。文能換骨餘無法,學到尋源自不疑。
冬雪戲梅千里畫,春風搖柳萬行詩。水能性淡為吾友,竹解心虛是我師。
二九
庭下已生書帶草,袖中知有錢塘湖。亭間流水观今古,竹外春山時有無。
名美尚欣聞過友,業高不廢等身書。煙霞盡入新詩卷,山水遙開出畫圖。
三十
墨池煙靄花間露,茗鼎香浮竹外雲。篆籀霭雲金石錄,軒窗風雨竹梧陰。
濂泉噴玉鳴高韻,亭榭臨風待遠人。翠竹黃花皆佛性,清池皓月照禪心。
返回
|